聲明:本站挪威孫達爾瑟拉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挪威孫達爾瑟拉旅遊地圖中文版,是您出行旅遊的好幫手。
孫達爾瑟拉的介紹
簡介 特隆赫姆(Trondheim)位於尼德河和特隆赫姆峽灣的交合處,是挪威第三大城市,現有人口13萬。如果説這個城市不像官方廣告所稱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城市”的話,至少也可以説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讓人感到非常愜意,其城市佈局讓人感到十分合理:商業機構與歷史文化性的建築很和諧地構成了繁榮、秀美的市區風貌,而那些地方性的工業部門則被點綴在市郊的翠綠之中。
這座城市最早是富有的拉德伯爵家族的住宅區。拉德伯爵哈康・西戈森當年就是以這片富饒的土地為基地統治着挪威,直到995年死於奧拉夫・特利格瓦森的追殺。而後者(即奧拉夫一世)在兩年以後在此地建立了“特隆赫姆郡的貿易城”,後改名為“尼德羅斯”(由“尼德河”而得名),其城內的大教堂至今仍沿用着這個名稱,不過大部分當地居民仍習慣地稱這座城市為特隆赫姆。歷史 特隆赫姆的聞名與繁榮首先要歸功於奧拉夫二世。這位挪威後來的庇護人在斯蒂克勒斯塔戰役中英勇戰死,此後他的遺體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聖克萊門教堂。1031年,當他的屍體被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新鮮無損(很快這個地方還出現了一個泉眼)。於是奧拉夫二世被推崇為“聖徒”,尼德羅斯也很快成了中世紀挪威的朝聖地,前來朝拜的香客在7月29日的“聖奧拉夫節”前後最為集中。1897年,在奧拉夫二世誕辰900週年紀念日的時候,特隆赫姆又恢復了“聖奧拉夫節”,現在人們每年放十天假來慶祝這一節日。
第二次世紀大戰時期,特隆赫姆是挪威淪陷區抵抗運動的中心。而今天的特隆赫姆既是通往奧斯陸方向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商港兼漁港。特隆赫姆交通 從奧斯陸乘火車需時6.5小時,每日3―4班,有夜車;乘飛機需時55分鐘,每天8―23個航班。主要景點中心廣場 市中心廣場處於兩條主要大街國王街(Kongensgt.)和僧侶街(Munkegt.)的交匯點。在廣場可以看到方位的簡寫:NVSØ (挪威文北西南東)。在四個方位字母的正中有一個八角形的石柱,上面是奧拉夫一世的銅像。這位海盜國王於995年從英國渡海來此,目的在於爭奪挪威的王位,它也是使這一帶人民崇奉基督教的人。尼德羅斯大教堂 教堂建於奧拉夫二世的陵墓之上,於12、13世紀間建成。800年來大教堂歷經兵災火劫,1869年開始重建,用挪威的籃肥皂石和白大理石建造而成,裝潢繁複,精雕細鏤,被認為是挪威最宏偉的哥特式大教堂。其長度為101米,寬50米。正面雙塔高聳,大門上方密密麻麻雕刻着三排人像,聖徒、國王、主教們刻於其中。歷代國王都在此舉行加冕禮,最後一次是1905年哈康七世國王,他的王冠和其他王權象徵物至今仍儲存在這座教堂裏。特隆赫姆皇家離宮 建於1775年,據説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木製建築,內含70個間房,佔地1115平方米。它原來是富傢俬宅,1906年成為皇家宮邸。挪威國王北巡時在此下榻,平時對公眾開放。音樂史博物館 館址設在林木蔚秀的靈維莊院,因此又叫靈維博物館(Ringva Museum)。莊院最後一代主人酷愛音樂,收集了大量的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樂器和有關音樂的文獻與藝術品,1952年他把全部房舍和收藏贈給特隆赫姆,建立了這座博物館。舊日的牛棚馬圈多改建成寬敞的陳列室、音樂廳。原來主人居住的樓房,各間則分別闢為莫扎特、貝多芬、帕格尼尼、肖邦、柴可夫斯基、格里格等人的專室,陳列着這些作曲家當時的樂器、傢俱和有關的文物資料。每走進一間專室,便感到一個時期特殊的音樂氣氛,像親身經歷了歐洲近代音樂發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