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遺址位於西安市西北郊約3公里的漢城鄉一帶,其平面開頭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四面城牆除東城稍直外,其餘三面均有曲折。南城牆在修築時,沿着已修好的長樂宮和未央宮營建,使南牆東半部向內收縮,這就使之呈現出南斗六星的形狀。
漢長安城的修建經歷了三個時期。漢高祖時,將秦代的興樂宮更名為長樂宮,又建起了未央宮,北宮和武庫。漢惠帝又分5次完成了長安四面城牆的修築工程,並建成了東市和西市。第三個階段是漢武帝時期,在長安城內增築了桂宮和明光宮並擴修北宮,城西南擴充了上林苑,並開鑿昆明池。這是漢長安城市建設的鼎盛時期,西漢末王莽時期,在城南修建起明堂、辟雍、宗廟等禮制建築。
漢長安城的城牆高大結實,漢惠帝前後用了5年時間才修築而成。至今地表其東南埂尚較完整,殘存最高達8米。牆體全部以夯土板築而成,寬厚結實,夯層清晰可辨,高大結實的城牆和護城壕構成了漢長安城的防禦體系。漢長安城四面有3座城門,每座城門都依據嚴格的規制設計。主要建築是目前儲存遺址的未央宮前殿,位於城的西南部,又稱西宮,為當時朝廷正式的朝會之所。它利用龍首原的高台作殿基,體現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和地位。
交通乘坐403、518路公交車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