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塔寺位於濟寧城區中心古槐路東的鐵塔寺又名崇覺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皇建元年(560年),是一處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1988年,寺內鐵塔及週圍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佔地近十七畝,由左、中、右三路組成。原有的廟門、配房、藏經閣、鼓樓等建築已在滄桑的歲月中毀掉,但尚有千年古塔依然巍峨挺拔,大雄寶殿、聲遠樓等依然雄偉恢宏,讓人依稀想見當年的非凡氣勢和壯偉。
現存的大雄寶殿是明初的建築。佛語中的“大雄”二字為法力無邊之意。該殿為五楹歇山、單層飛檐式建築,寬19.5米,進深14.8米,高12.6米,黃琉璃瓦頂。屋脊正中置有麒麟送寶的磚雕,屋脊各處還飾有鴟吻、海鷗、海狗等瑞獸。在古代中國民居十分低矮的情況下,像大雄寶殿如此體量巨大的建築在城鄉是十分罕見的。置身其間,使人頓覺自身的渺小,從而產生一種莊嚴神聖、肅穆敬畏,對佛主的無比崇拜信仰的感覺,對皈依佛主深信不疑了。
佛教注重偶像崇拜,在中國無論大小的寺廟裏,都要雕塑各種塑像安置其間,以供信徒們瞻仰和膜拜。鐵塔寺的大殿內原有的塑像為西方三聖及十八羅漢。所謂西方三聖,指的是佛教淨土宗所奉祀的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大勢至二位脅侍菩薩,是佛徒們頂禮膜拜的偶像。而羅漢則是佛的弟子和修得羅漢果的得道高僧,佛教中最著名的羅漢是傳佛衣缽的迦葉和阿難。
可以想象,從南北朝以來的一千多年中,鐵塔寺也和其他寺廟一樣,終年內梵鐘聲聲,香煙繚繞,佛號悠揚,在莊嚴神聖的佛像下,氣氛肅穆而壓抑,不管是身披袈裟的和尚還是如螻蟻一般在無邊苦海中掙扎的百姓,大家都在佛的腳下虔誠得五體投地,尋找精神的寄託和靈魂的最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