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公巖,位於義烏市廿三裏鎮華溪村的武巖山麓。名為巖,實是洞。相傳古時有一僧人在此書
刻“竺陽洞”三字而得名。祝公巖是它的俗稱。
竺陽洞三面環山。洞坐東朝西,洞門頂端巖壁上有明萬曆知縣週士英、竺陽洞主虞國奇所書“雲山石室”、“漱石枕流”、及清乾隆年間鶴州虞恩綬所書“雲飛”、“禪巖”等石刻。
洞內有裏洞、外洞、邊洞和巷弄,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形狀奇巧。最大的洞深約10米、寬5米、高2米多,面積50餘平方米,裏面寬若堂室,光線明亮,可容百人。
洞內不僅有胡公廟,觀音廟,還有形態各異的巖石,被稱之為石臼、石枕、石牀、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