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站遂昌長濂歷史文化村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遂昌長濂歷史文化村旅遊地圖,是您到長濂歷史文化村旅遊的好幫手。
遂昌 長濂歷史文化村介紹
鞍山書院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因位於長濂村南部的馬鞍山緩坡處,故名鞍山書院。書院為三進三間兩塔廂穿鬥結構院落式建築,佔地面積近700平方米,為明代風格的江南民居建築,屋頂曲面中間微凸、檐角挑起,樑作月樑,柱有卷殺,柱基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明代進士鄭秉厚曾在此讀書,四明士人楊守勤曾在此執教。
“月洞家風”其含義是王月洞的家風。“月洞”是人名,原名王茲,字介翁,月洞是其號,遂昌湖山人。曾授金溪(今屬江西撫州市)縣尉,宋祥興年間棄官歸隱,結社賦詩以遣日,著有《水洞詩集》二卷。湯顯祖在遂昌任職期間,曾為其詩集作序,因敬佩月洞的為人和詩品。還為其題詞“林下一人”。2003年月洞家風從遂昌縣老城區移到鞍山書院修復而成,整個建築粉牆黛瓦,風格素雅,毗鄰鞍山書院。
九曲濂溪起源於馬頭蘇莊灘,經雲峯鎮,在莊山注入襟溪,源遠流長,長濂村由此得名。聳立在水口的兩座山,一座恰似一條巨蟒橫卧水中,稱為“蛇山”;而另外一條就象一隻神龜翹首凝望,稱為“龜山”。龜山、蛇山連在一起像一個大水壩,中間的缺口就是水壩的閘口,因而稱為龜蛇壩水口。傳説真武大帝矗立中間,金童玉女站兩邊,左腳踏蛇,右腳踏龜,蛇龜壩水口氣勢雄偉。自澆碓水蛇形堰壩、祈求四大侯王之後,堰壩就未曾被洪水沖垮過。不僅守了長濂村的水口,而且還守了整個遂昌東鄉的水口,濂溪流至前下井轉西流,至佈線潭又轉向南流,蛇龜二頭對插在二曲流的中間,堪為奇觀! 長濂文化旅遊區位於遂昌縣雲峯鎮長濂村南部,距遂昌縣城10公里,距遂昌金礦約5公里。長濂村休閒旅遊景點有十多處,包括鞍山書院、鄭氏宗祠、鄭秉厚府第、赤山廟、鐘鼓樓、公正亭、九曲濂溪、水山樂園等。鞍山書院景區配套設施有賓館、餐廳、會議廳等,是文化休閒旅遊和舉辦小型會議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