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數據中,請稍後在擲缽峰下,距半山亭五里許,繞過磨鏡臺,沿公路而下便是。
此寺創建於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禪宗七祖懷讓和尚在此宣講“頓悟法門”之學說,故此寺又被稱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為福嚴寺。
福嚴寺立於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內有嶽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經閣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岩上有三生塔,塔中埋著福嚴寺開山僧慧思和尚的遺骨。寺東有一口方形的石井,井裡有清泉湧出,井壁上有“虎跑泉”石刻,泉旁有鐫刻石碑,碑文記述著當年慧思祖師開闢道場的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