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數據中,請稍後位於洛陽市西北4公里邙山之巔的翠雲峯上,始建於唐代,初稱老君廟。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稱玄元皇帝廟。後因避玄宗諱,改稱為元元皇帝廟,最後改為上清宮。上清宮規模宏偉,殿堂巍峨,門外有石獅石馬,內有“畫聖”吳道子所作壁畫,十分輝煌壯觀。歷代文人在上清宮中留下了不少墨寶,比如杜甫的著名詩句“山河扶繡户,日月近雕樑”。
該廟於金元時被毀,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建,因為山高風大,改殿頂小瓦為大型釉瓦(俗稱琉璃瓦),屋脊置鐵瓦,故稱大殿為鐵瓦琉璃殿,今廟內尚存有當時的鐵瓦數塊。
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時,殿宇被震毀,其後歷經康熙、雍正等朝重修。修後廟宇,南北500米,東西300米,有戲樓、山門、一、二、三殿以及配殿廂房等。
可惜抗戰時期為日寇飛機炸燬。現僅存有山門、窯洞(翠雲洞)和配房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