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數據中,請稍後白龍洞,明嘉靖時別傳禪師始建,清初重建,清康熙皇帝曾賜經書、字聯於該寺。現有前後二殿,前為三聖殿,內供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西方三聖;後為大雄寶殿,內供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華嚴三聖。
別傳禪師曾在寺旁率眾徒種植楨楠。他口誦《法華經》,一字一株,週廣二里,共植69777株。蔥鬱成林,綠雲蔽天,古稱“功德林”。尚存的10餘棵古楠,高達二三十米,樹齡已在400年以上,為後人留下了一片清涼世界。
功德林的山坡上,原有一個很深的洞。傳說是當年白娘子(白蛇)修道的地方。後來因山滑坡,山洞被封,只給人們留下了一些遐想。
白龍洞又稱白龍寺,位於清音閣上1公里,海拔約800米。寺雖小,但清虛恬靜。相傳白娘子在此修煉成正果,便與對面山谷的青蛇一起去西湖,遇上許仙,演繹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白龍洞殿內供有一尊南宋鐵製的“數珠手觀音”,通高1.6米,是山中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住宿】
常住居士、遊客吃住包月:600元/月;居士住宿:每人每晚10元;遊客住宿:每人每晚20元。
居士生活費:每人早餐4元,午餐5元,晚餐5元;遊客生活費:每人早餐5元,午餐10元,晚餐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