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境外租車 » 世界地圖 » 中國 » 餘姚 » 黃宗羲墓旅遊地圖
載入數據中,請稍後
聲明:本站餘姚黃宗羲墓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餘姚黃宗羲墓旅遊地圖,是您到黃宗羲墓旅遊的好幫手。
餘姚 黃宗羲墓介紹

    抗清鬥爭失敗後,梨洲先生於晚年建龍虎山草堂於化安山,從事讀書著述。清康熙二十七年(l688年)冬,先生79年歲時,就在此自覓墓地,營建了極其簡樸的生壙墳墓。洲先生還作《梨洲末命》《葬制或問》篇告誡兒孫,他死後就用平時穿的衣服入殮,“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槨,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覡、銘旌,一概不用”。
    遵他生前所囑,遺體就穴而葬,不用棺木,未立墓碑。並由清初著名史學家鄞縣全祖望撰寫神道碑文,肖山毛奇齡撰寫墓誌銘。
    “文革”中,黃宗羲墓被毀。l98l年部分修復,墓坐西朝東南,正面形似荷葉山牆,用條石錯縫疊砌。中間直豎石刻墓碑, 上鐫隸書“黃公梨洲先生墓”七個大字。碑前置有石祭桌,用鵝卵石鋪設的拜壇,兩側各置一條石凳。墓四週叢山巍巍,綠陰蔽日,給人一種肅穆幽靜之感。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州,亦號南雷,浙江餘姚人。他的父親黃尊素為萬曆進士,天啟中為御史,是東林黨人,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不久又下獄,受酷刑而死。十九歲的黃宗羲乃進京訟冤,並在公堂之上出錐擊傷主謀,追殺凶手,明思宗嘆稱其為“忠臣孤子”。黃宗羲歸鄉後,即更加發憤讀書,又從學於著名哲學家劉宗週,得蕺山之學。清軍入關後,黃宗羲召集裡中子弟數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鬥,達數年之久。失敗後返鄉閉門著述,清庭屢次詔徵,皆辭免。

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史學家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為梨洲先生。他死後就葬在餘姚城東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龍山東南麓,現屬陸埠鎮十五嶴村。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餘姚 黃宗羲墓週邊景點地圖
查看餘姚的詳細天氣黃宗羲墓天氣預報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黃宗羲墓全年天氣概況
  • 日均最高氣溫(℃)
  • 日均最低氣溫(℃)
  • 平均降水總量(mm)
  • 平均降水天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