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數據中,請稍後現存的建築群,按中軸線排列為山門、天王殿、大殿和觀音堂。兩側廂樓,殿間有長生池、觀間堂,後有石澗井。
大殿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年代最早者,反映了元代木結構拱鬥建築的特色,兼具宋代木結構建築的風格。
大殿重建於元延枯四年(公元1317),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年代最早者。殿平面方形,重簷歇山頂,下簷為明代天順年間(1457一1464)修耷時所增建,為國內現存古建築較早的實例。平梁樑底與金柱柱頭之間,加弓形月樑,起牽作用,此種做法下開江南弓形月樑之先聲。
大殿內有宋代鑄造的鐵鐘,觀音堂前存元代石獅一對。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延福寺,在武義縣桃溪鎮陶村東的福平山旁,為後晉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創建,原名福田寺,宋紹熙年間(1190一1194)賜名延福。
交通從縣城乘往柳城的中巴車,在延福寺下車即可。
門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