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境外租車 » 世界地圖 » 法國 » 於茨地圖(Yutz Map)
加載數據中,請稍後
聲明:本站法國於茨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法國於茨旅遊地圖中文版,是您出行旅遊的好幫手。
於茨的介紹
簡介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帶白邊的黃色三角形箭頭在旗面上劃分出兩個相等對應的綠色三角形,三角形箭頭中套有一個帶黑邊的紅色等邊三角形。綠色代表該國的農業和林業資源,白色象徵河流和水力資源,黃色代表礦藏和財富,黑色象徵人民勇往直前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紅色象徵人民建設祖國的熱情和力量。三角形箭頭象徵國家前進的步伐。國徽  中間的盾面上有三組圖案:上部為圭亞那國花睡蓮;中間為三道藍色波紋,象徵該國的埃塞奎博河、伯比斯河、德梅拉拉河三條主要河流及眾多的瀑布、激流;下部為一隻雉,代表該國豐富的動物資源。盾徽上端為一頂君主式的王冠,王冠之上是一頂鑲着兩顆鑽石的印第安酋長的王冠。盾徽兩側各有一隻美洲豹:左邊的豹握着一把鎬,象徵開發礦藏;右邊的豹握着一根甘蔗,代表傳統農作物。下端的綬帶上用英文寫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命運”。國歌  《最親愛的圭亞那的山河》(Dear Land of Guyana, of Rivers and Plains)國家格言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destiny(英語,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命運)自然地理  21.4萬多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北部。西北與委內瑞拉交界,南與巴西毗鄰,東與蘇里南接壤,東北瀕大西洋。圭亞那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全國森林覆蓋率高達97%。人口  77.5萬(1997年估計)。印度人後裔佔48%,黑人佔33%,混血種人、印第安人、華人、白人等佔18%。英語為官方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地理歷史地理  公元9世紀起印第安人在此定居。15世紀末起,西、荷、法、英等國在此反覆爭奪。17世紀荷蘭人佔領圭亞那。1814年荷蘭將其轉讓給英國。1831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並取名英屬圭亞那。1834年英國被迫宣佈廢除奴隸制。1953年取得內部自治地位。1961年英同意圭成立自治政府。1966年5月26日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改稱“圭亞那”。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亞那合作共和國,成為英聯邦加勒比地區的第一個共和國。資源地理  礦藏有鋁礬土、金、鑽石、錳、鉬、銅、鉭、鎢、鎳、鈾等。鋁礬土藴藏量約3.6億噸。森林面積16.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的 83%,有1000多個樹種。水力資源豐富。政治政體  依據1980年頒佈的憲法,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擁有最高行政權。總統由選舉產生,負責任命副總統、總理和各部部長,有權否決議會透過的立法議案和解散議會。一院制國民議會為立法機構。內閣是政府執行機構,總理是政府首腦。
  圭獨立以來,人民全國大會黨(簡稱人大黨)長期執政。1992年人民進步黨(簡稱人進黨)上台執政,1997年12月大選中蟬聯。2001年3月圭提前舉行大選,人進黨再次獲勝。2006年9月人進黨連續第4次贏得大選,賈格迪奧連任總統。人進黨政府重視發展經濟和解決國內種族衝突、社會矛盾等問題,但圭暴力犯罪、毒品走私等社會痼疾依然突出。憲法  現行憲法於1980年10月6日生效。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議會多數黨領袖出任總統,任期為5年,可連選連任。總統有權解散議會。1988年2月,議會透過了憲法修正案,加強了議會的權力。議會  一院制,1980年憲法規定,議會由國民議會和總統組成,任期5年。議員65人,其中53人由直接選舉產生,10 人由10個地區民主委員會選出,另2人由地方民主機構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上屆議會於2001年3月大選後產生,議長拉爾夫・拉姆克蘭(Ralph Ramkarran),副議長克萊麗薩・里爾(Clarissa Rhiel)。2006年5月,賈格迪奧總統宣佈解散議會。8月大選後,人進黨獲36席,人大黨獲22席,變革聯盟獲5席,圭亞那行動黨―崛起、組織和重建黨聯盟及聯合力量黨各獲1席。政府  2006年8月28日,圭亞那舉行大選。新政府於2006年9月組成,主要成員包括總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巴拉特・賈格迪奧、總理塞繆爾・海因茲(Samuel Hinds)、外交部長塞繆爾・英薩納利(Samuel Insanally),總檢察長兼司法部長杜德瑙斯・辛格(Doodnauth Singh)、對外貿易和國際合作部長亨利・傑弗裏(Henry Jeffrey)等。司法  最高法院由上訴法院和高等法院組成。大法官是上訴法院院長,首席法官負責高等法院的工作。現任代理大法官兼首席法官卡爾・辛格(Carl Singh)。政黨  (1)人民地理位置進步黨 (The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1950年1月成立,執政黨。領袖巴拉特・賈格迪奧,總書記唐納德・拉莫塔(Donald Ramotar)。?
  (2) 人民全國大會黨(The People’s National Congress):主要反對黨。1955年10月伯納姆等人脱離人民進步黨後於1959年組建。領袖羅伯特・科賓(Robert Corbin),總書記奧斯卡・克拉克(Oscar Clarke)。?
  (3)變革聯盟(Alliance for Change):2005年10月成立,被稱為“第三勢力”,由前人進黨和人大黨中央執委聯合組建。領袖拉菲爾・特羅特曼(Raphael Trotman)和凱姆拉什・拉姆加譚(Khemraj Ramjattan)。
  (4)聯合力量黨 (The United Force):1960年成立。主張透過政府合夥契約和私人資金迅速實現工業化。領袖曼佐爾・納迪爾(Manzoor Nadir)。政要  巴拉特・賈格迪奧
  巴拉特・賈格迪奧:總統。1964年1月23日生於德默拉拉東海岸的一個工人家庭。 17歲加入人民進步黨。1983年被派往前蘇聯,在莫斯科的盧蒙巴大學學習經濟並獲碩士學位。1990年回國後供職於國家計劃祕書處。1992年被任命為財政部長特別顧問,1993年出任財政部國務部長,並先後當選人進黨中央委員、中央執委。1995年接任財長,1997年大選後連任。1999年8月接替因健康原因辭職的賈根總統出任總統,2001年3月和2006年9月兩次連任。2003年3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塞繆爾・海因茲
  塞繆圭亞那議會大廈爾・海因茲:總理。1943年12月27日生於德默拉拉東海岸。曾就讀於圭皇后學院、加拿大新布倫斯維克大學,獲化學工程學學士學位。曾在林登鋁土公司任加工處首席工程師、負責人,圭礦業公司研究和開發處負責人。曾任圭亞那人爭取改革和發展民主行動委員會主席。1992年10月10日就任總理。1997年3月繼任總統,同年12月就任總理。2001年4月和2006年8月兩次連任。曾於1996年率圭中友協代表團訪華。2005年7月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鍾亞瑟
  鍾亞瑟(Raymond Arthur Chung,1918年1月10日-2008年6月23日)是圭亞那獨立後的首任正式共和國總統,於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出任該國總統一職。他也是首位亞洲國家以外的華裔(客家人)總統。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總統只是圭亞那的象徵式元首,實權由時任總理的福布斯・伯納姆(Linden Forbes Sampson Burnham,Forbes Burnham)掌握。經濟  圭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礦藏有鋁土、黃金和鑽石等。有豐富的森林和水力資源,盛產大米、蔗糖、椰子等。圭經濟較落後,以初級產品生產為主,鋁礬土、蔗糖和大米為其三大經濟支柱。獨立後,圭政府採取措施發展民族經濟,保護本國資源,並逐步將大部分外資企業收歸國有。20世紀80年代末,圭政府開始放棄計劃經濟,轉而發展市場經濟。1989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下實施“經濟復興”計劃,1991年經濟開始回升。連續多年保持增長,近年來,由於受水災、油價上漲和私人投資低迷、歐盟新的蔗糖進口政策的影響,圭經濟發展緩慢。
  2005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6.446 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57.3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
  貨幣名稱: 圭亞那元;1元=100分。
  匯率(2005年底):1美元=200.94圭元。
  通貨膨脹率:8.3%。
  失業率(2004年):9%。
  國際儲備:1.6億美元。
  外債:11億美元。
  國際貿易:總額13.35億美元,其中進口7.85億美元 出口5.50億美元。(資料來源:圭財政府2006年預算報告等)工業  以採礦業和製糖業為主。採礦業分為鋁土礦和黃金開採。製糖業年產值超過圭國內生產總值的15%。
  近年主要礦產品的產量如下:?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鋁土(萬噸) 171.6 150.3 159.4
  黃金(萬盎司) 39.13 36.28 26.76圭亞那元鑽石(萬克拉) 42.5 35.7
  (資料來源:圭財政部2006年預算案和2005年度經濟季評)
  近年製造業主要產品產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服裝(打) 289658 407681 279630
  鞋(雙) 28069 53632 37518
  麪粉(噸) 33620 36570 34657
  肥皂(噸) 109 115 344
  油漆(千公升) 1819 1932 1914
  (資料來源:2004年度經濟季評)農林漁業  主要種植水稻和甘蔗,還有椰子、水果、蔬菜、煙草等。農林漁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0%。出口額約佔出口總額的一半。2005年,由於受水災和歐盟糖業改革政策等影響,主要農作物產量有所下降。糖產量24.61萬噸,同比下降24.4%;稻米產量27.75萬噸,同比下降14.1%。旅遊業  圭地形複雜,物種繁多。境內河流廣佈,主要有埃塞奎博河、德默拉拉河和伯比斯河。多瀑布,最著名的是凱爾圖爾瀑布,號稱是世界一次落差最大的瀑布。有大片未經開發的熱帶雨林,發展生態旅遊潛力巨大。但基礎設施落後,賓館業不配套,旅遊業受到了很大限制。近年來,圭政府開始重視開發旅遊資源。2005年共接待遊客約11.65萬人次。其中49%的遊客來自美國,24%來自加勒比地區,23%來自歐洲和加拿大。老人瀑布主要名勝  凱爾圖爾大瀑布圭著名大瀑布,又名“老人瀑布”。位於中部埃塞奎博河支流波塔羅河口。瀑布從一片砂巖的峭壁上飛瀉而下,傾注絕谷,激起陣陣煙霧,景色壯觀。週圍的熱帶原始森林多珍禽異獸。1930年闢為凱爾圖爾國家公園交通運輸  交通設施落後,公路及水運都集中在沿海地區。改善交通是90年代以來圭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內容。
  鐵路:有黃金運輸專用鐵路,長約187公里。 
  公路:全長約8000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300公里。
  水運:約有6000公里內河航道。首都喬治敦和新阿姆斯特丹為主要港口。
  空運:主要為契迪・賈根國際機場,內地有一些小型簡易機場。財政金融  2005年政府經常性項目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圭元):
  收入 561 (比2004年增加8.4%)
  支出 917.94 (比2004年增加26.4%)
  赤字 223.798 (佔全年GDP的14.2%)(資料來源:圭財政部2006年預算案)
  全國7家商業銀行中有4家為外資銀行,最大的2家為特立尼達和多巴格共和銀行所有。圭亞那銀行(中央銀行)負責對各金融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此外,圭現有6家保險公司及少量信託公司和信貸協會。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黃金、糖、海產品、鋁土、大米、木材等;進口燃油、潤滑油和消費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歐盟、加拿大和加共體國家。近年來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出口額 5.128 5.598 5.498
  進口額 5.717 6.74 7.854
  差額 -0.59 -1.14 -2.356(資料來源:圭財政部2006年預算案和2005年度經濟季評)經濟團體  (1)喬治敦工商會(Georgetow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成立於1889年,共有約120個成員。主席愛德華・博耶(Edward Boyer)。地址:156 Waterloo St. Cummingsburg,POB 10110 Georgetown。?
  (2)圭亞那製造商協會(Guyana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LTD):成立於1967年,共有約190個成員。會長諾曼・麥克萊恩(Norman McLean)。地址:157 Walterloo St, North Cummingburg Georgetown。?人民生活  國家為老人提供退休金,併為孕婦提供產假福利及為工傷事故者提供撫卹金。全國15至49歲人口中約有2.5%艾滋病毒呈陽性。全國有27家醫院,294個醫療單位,註冊醫生300人,註冊護士450人,每千人口醫生3.85人。1999年共有收音機40萬台。2000年有電視機7萬台。2002年有固定電話8.04萬門,互聯網用户約12.5萬户。截至2004年3月,圭全國移動電話用户共122862户。?軍事  圭國防軍有現役軍人1600人,其中陸軍1400人,海空軍各100人。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3年。國防軍總參謀長愛德華・ 科林斯(Edward Collins)。另外有預備役部隊1500人。2003年國防預算為650萬美元。外交對外關係  奉行獨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建立和平、平等的國際關係,與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目標是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促進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塑造良好國際形象。
  把發展對美、歐關係作為外交政策的重點。重視與加勒比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積極推動加勒比地區一體化進程。2006年1月,圭正式加入加勒比單一市場。重視與南美鄰國的關係,努力使圭成為連接加勒比和南美國家的橋樑。主張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積極參與不結盟運動、英聯邦和聯合國活動,倡導建立“全球人類新秩序”,增強圭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和地位。
  圭是加勒比共同體創始國之一,也是其祕書處所在地。是美洲國家組織、里約集團、美洲開發銀行、加勒比開發銀行、加勒比國家聯盟的成員國。2006年圭擔任里約集團輪值主席國。同中國的關係  1972年6月27日中圭建交。圭是英語加勒比地區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圭多位總統、總理、議長及政黨領導人曾訪華。中國副總理、副委員長、國務委員等領導人以及外交、人大、商務、中聯、衞生、林業等部門負責人曾訪圭。兩國外交、商務部之間分別有定期磋商制度和經貿混委會,已舉行2次外交部間磋商和9次經貿混委會會議。兩國政府間還簽有經濟、科學技術合作、互免公務旅行簽證、醫療合作等協議。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5年中圭貿易額3478萬美元,同比增長55.5%。2006年1-6月,雙邊貿易額為2557萬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072萬美元,進口485萬美元,分別增長108.3%、106.1%和118.6%。
  中國駐圭亞那大使:沈慶。館址:LOT 2, Mandela Avenue, Botanic Gardens, Georgetown, Guyana。圭亞那駐華使館臨時代辦:鮑思福(Cecil Pollydore)。館址:建國門外秀水東街1號。同美國的關係  圭美於1966年8月15日建交。20世紀90年代,美曾向圭提供經濟援助。“9.11”事件後,美減少對圭經濟發展的援助,但仍繼續在基礎設施建設、減貧、防治艾滋病、教育、打擊犯罪等與美利益密切相關的方面向圭提供經濟和技術援助,並給予債務減免,在促進圭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仍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2003年2月,賈格迪奧總統訪問美國。2004年8月,美國前總統卡特訪問圭亞那。同鄰國的關係  圭與委內瑞拉於1966年11月25日建交。圭與委內瑞拉對埃塞奎博地區的歸屬問題久有爭執,涉及到 2/3的圭亞那領土(15萬多平方公里)。圭委在2002年實現了外長互訪,實施了能源合作協定,但因邊界糾紛和委政局動盪,圭委關係進展不大。圭表示完全支持查維斯民主政府,反對使用暴力,強調尊重憲法,遵守《美洲國家間民主憲章》的基本原則。2004年2月,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對圭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就領土糾紛、委免除圭債務、供應石油等問題進行了磋商。2005年6月,圭委簽署能源合作協議,透過加勒比石油計劃以合理的價格從委進口石油。
  圭與蘇里南於1975年11月25日建交。圭與蘇里南之間存在領土糾紛,主要在科蘭太因河上游地區的新河三角洲,涉及面積 1.7萬平方公里(現在圭實際控制範圍內)。圭蘇關係因此鮮有起色,兩國多次舉行邊界委員會會議,商討在有爭議的海域共同開發資源和新河三角洲非軍事化問題,但迄無進展並曾一度陷入僵局,嚴重製約了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關係。2004年,圭政府將兩國海洋邊界劃分的爭端提交聯合國,要求透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進行國際仲裁以加速這一問題的解決。
  圭與巴西於1978年12月18日建交。近年來,圭進一步重視發展同巴西等南美鄰國的關係,提出使圭成為加勒比通往巴西等南美國家“門户”的新主張,積極推動與這些國家實現公路聯網,促進經濟合作。圭巴間簽有《領事合作條約》。圭希望與巴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希巴象美國對待加拿大那樣給圭經濟注入動力,並希望透過巴西加強與南方共同市場的聯繫。2003年1月,圭總理海因茲訪問巴西,參加巴西總統盧拉的就職儀式。7月,賈格迪奧總統對巴西進行工作訪問,雙方達成了廣泛的合作協議,雙邊關係取得實質進展。2005年巴西總統盧拉訪圭。
  同古巴的關係,1972年12月8日圭古建交,兩國關係關係一直密切,簽有經濟、科技、文教合作等協議。圭古建交30多年來,古一直向圭提供留學生名額,為圭培養數百名不同領域的人才,在醫療衞生、農業等方面向圭提供人員、技術和設備等援助。圭批評美對古實施經濟制裁,呼籲美與古實現關係正常化,解除對古的貿易禁運。2005年賈格迪奧總統訪古。文教教育  政府實行教育“圭亞那化”。6歲至15歲少年兒童享受免費義務教育。1991年9月起,政府對中學、專科和職業學校學生實行收費。圭政府每年的教育投入約佔全年GDP的8%,佔政府當年總支出的18.4%。成人識字率約90%。2002/2003學年圭各級教育毛入學率為:
  學齡前 小學 中學 大學
  平均 105% 124% 89% 6%
  男性 105% 125% 70% 5%
  女性 105% 122% 108% 7%(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媒體  圭亞那3大日報:《圭亞那紀事報》,1881年由政府創辦,官方報紙,日發行量6000份;《凱丘新聞報》,1997年由無黨派私人企業家格蘭・勞爾創辦,目前日發行量居第一位,約 22900份;《斯塔布羅克新聞報》,1986年創辦,私營報紙,日發行量14000份。
  圭亞那共有14個電視頻道和6家廣播電台。圭亞那電視台(NCN)為國家電視台,主要轉播英國BBC和美國CNN新聞,以及美國和印度電影,其新聞報道官方傾向明顯。圭亞那廣播公司(GBG)是唯一全國性廣播電台,政府所有,1979年成立。圭亞那新聞署(GINA)為政府通訊社,負責並管理圭國家電視台和廣播公司。
  《圭亞那評論》(Guyana Review)為唯一新聞性雜誌,1993年創刊,發行量約2000份。附錄其他圭亞那  南美有三個圭亞那,分別是英屬圭亞那、荷屬圭亞那、法屬圭亞那。這三個"圭亞那",從字面上看,大家也許就已清楚它們是屬於英國、荷蘭和法國的殖民地了。現今,前面那兩個"圭亞那",都已經獨立了,英屬圭亞那就叫做了圭亞那;荷屬圭亞那叫做了蘇里南。只有法屬圭亞那還是歸法國人統治的,是法國的一個海外省。
於茨的熱門地區
於茨的全年天氣概況
  • 日均最高氣温(℃)
  • 日均最低氣温(℃)
  • 平均降水總量(mm)
  • 平均降水天數(天)
  • 法國的其它城市
  • ABCDE
  • FGHIJ
  • KLMNO
  • PQRST
  • 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