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於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月正式破土,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基本完工,歷時九年。大都城佔地60裏,有城門11座,全城土築。大都的東、西牆所在位置即現在二環路內側,北城是現在的德外、安外土城公園一線,南線在今長安街略南。自學院路向東至西壩河,已修建成公園。
景點分佈在西土城和北土城。其中的城垣懷古、薊門煙樹、鐵騎雄風景區在西土城段,薊草芬菲、銀波得月、紫薇入畫、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等景點分佈在北土城段。
元大都東、西、南三面均有三門,唯北面僅二個門。東面三門(自北而南):光熙門(今和平里東)、崇仁門(今東直門)、齊北門(今朝陽門);南面三門(自東而西):文明門、麗正門、順承門;西面三門(自北而南):肅清門(學院南路西頭)、和義門(今西直門)、平則門(今阜成門);北面為健德和安貞二門。
交通西土城段公交車392、375、902路可達,北土城段公交車22、38、331路和地鐵10號線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