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壽寺位於寶頂山大佛灣右後側,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乃名僧趙智鳳主建的密宗禪院,建築面積約1632平方米。原稱五佛崖,擴建後用現名,原寺已廢,現存寺院為明、清建築,聖壽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飾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經殿、燃燈殿、維摩殿等。明永樂年間,在該寺南側修建20餘米高、八角四重檐的“萬歲樓”。聖壽寺在明、清時香火鼎盛,寺內刻有大佛灣造像雛形,當是大佛灣造像藍本。交通到達大足石刻景區,沿寶頂山上大佛灣即到。
聖壽寺位於寶頂山大佛灣右後側,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乃名僧趙智鳳主建的密宗禪院,建築面積約1632平方米。原稱五佛崖,擴建後用現名,原寺已廢,現存寺院為明、清建築,聖壽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飾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經殿、燃燈殿、維摩殿等。明永樂年間,在該寺南側修建20餘米高、八角四重檐的“萬歲樓”。聖壽寺在明、清時香火鼎盛,寺內刻有大佛灣造像雛形,當是大佛灣造像藍本。
到達大足石刻景區,沿寶頂山上大佛灣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