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藏語意為“城堡”。傳説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多達的將軍曾欲征服此地,當地人民築城進行抵抗,以後城堡雖被攻克並毀廢,但名稱卻被保留下來。
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會同有關部門於1978年和1979年對卡若遺址進行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共清理出房屋遺址28座,道路2條,石牆3段,圓石台2座,石圍圈3座,灰坑4處,出土各類石器7968件,骨器366件,陶器2萬餘片,裝飾物50餘件,此外還有部分粟米、動物骨殖等。
發掘結果表明,在瀾滄江源頭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們早在4、5千年前,不僅學會了製造各種精緻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紡織品和縫製的物品,並且還製作了彩陶和裝飾品,建造房屋,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這對研究西藏早期歷史有重要價值。
卡若遺址位於昌都鎮東南約12公里的加卡區卡若村,海拔3100米,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
卡若遺址是西藏二十多處文物保護單位中唯一的新石器遺址。該遺址面積大,儲存情況好,文物堆積層豐富,文物分類繁多,是藏學界公認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遺址之一。
交通從昌都搭乘出租車前往,費用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