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峯,又稱皖伯尖,萬山尖、朝陽峯。道家稱為司命真君發祥地。海拔1488.4米。
在天柱峯前正面崖壁上,鐫有清咸豐都統李雲麟和國民黨抗日第五戰區副司令張淦的“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民國29年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軍長張義純的“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歎。除左、右側有飛來、三台兩峯外,另有五指、蓮花、天池、含珠、飛來、月華諸峯拱衞週邊,奇鬆、怪石、雲海、佛光、各領風騷。
峯頂東側是一巨大岸石脊崗,狹長險陡,俗稱青龍背,亦稱鯽魚背。峯頂西巔,危石高聳,似石龍昂首。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峯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天柱峯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敍。李白《江上望皖公山》詩云:“奇峯出奇雲,秀水含秀氣。”白居易《題天柱峯》詩云:“天柱一峯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天柱峯與週圍山峯似是隔斷隔卻又銜接,如春筍平地拔起,如寶劍直插雲霄。左、右側有飛來峯、三台峯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