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侯山的九大山峯中,最高為天柱峯,方圓十餘里,山上有天開門、五儒書室、棋盤石、天然橋、鬆澗泉、瀑布泉等24景,是著名的遊覽勝地。
天柱峯半山腰有九侯禪寺,位於風景區中心,寺始建於唐代,宋代淳五年(1245年)重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清光緒年間均有重修,為詔安主要寺院之一,俗稱九侯巖。寺內存有宋代名學者朱熹題字“西齋”橫匾,明代黃道週題字“洗心之藏”牌匾,宋代紹興十年(1140年)的石制“放生池”一口,明代、清代鑄鐘各一口和康熙六十一年(1772年)的碑刻《九侯巖指南傳》。
山麓有一大石洞,名“陳吊洞”,據説宋末元初時,福建漢畲人民起義的領袖陳吊眼曾屯兵於此。山間峭壁上還有諸多名家的題刻。
九侯山為福建省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它位於詔安縣城東北方向約11.5公里處。據宋《漳州圖經》記載,大禹的九個子孫入閩居住,死後化為神仙,各主一山,就成了九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