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前,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在中國西南部,中美兩國人民並肩抗擊日本法西斯,由此展開了一場特殊的較量,開闢了一條被稱為“駝峯航線”的國際戰略空運通道,投入飛機2000餘架,在雲南至印度汀江開闢了世界航空史上最慘烈的一條“死亡戰線”,為中國抗日戰場運送80餘萬噸軍用物質,其間,共有609架飛機墜毀、近2000名飛行員犧牲。至今仍有許多墜機殘骸散落在高黎貢山一帶。
片馬地區上空曾是“駝峯”飛行的主要通道之一。日軍侵佔片馬時修築了大量的軍事設施想阻止“駝”飛行,但機智勇敢的飛行員們無數次勝利飛越了過去。片馬埡口被稱為“勝利埡口”。1996年,一架墜落於1943年的“駝峯”運輸機(C-53號)殘骸在高黎貢山的原始森林裏被發現。墜機上清楚地標有“中國航空公司”的巨大字樣及美國航空標誌。當年駕駛這架飛機的機組人員——機長美國人福克斯(因此,片馬埡口又有“福克斯埡口”之稱)、副駕駛員譚賓和報務員王國樑早已長眠於蒼茫的原始森林之中。
在中國抗日航空烈士的三十塊紀念碑的六十面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個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個美國人,這些年輕的美國飛行員,把他們年輕的生命獻給了中國的天空。每一箇中國人都會對他們表示崇敬,他們什麼都沒有留下,唯一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只有紀念碑上這些名字。
參觀駝峯航線飛機殘骸可從六庫乘車到片馬,全程1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