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週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羣。據説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週長約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當地人稱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邐不斷,形成一長方形台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當地稱為“郿塢嶺”。這兩處地方是阿房宮遺址內最顯著的建築遺蹟。
交通從西安乘坐前往西郊阿房村的長途汽車可到。
門票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