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誌,也是揚州城的象徵。它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五亭橋的橋墩由12大塊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橋基。橋上建有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每到滿月之夜,五亭橋下十五個橋洞中每個洞都含着一個月亮。
二十四橋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二十四橋由落帆棧道、單孔拱橋、九曲橋及吹蕭亭組合而成,中間的玉帶狀拱橋長24米,寬2.4米,橋上下兩側各有24個台階,圍以24根白玉欄杆24塊欄板。關於二十四橋到底指那座橋,至今眾説紛紜。
大虹橋“揚州好,第一是虹橋。”揚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虹橋景色優美,曾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點江山。康熙年間王漁洋有一首:“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更是膾炙人口,就連乾隆皇帝也曾做詩讚賞過虹橋的景色。
白塔相傳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的説:“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而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説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這就是在揚州流傳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提示:瘦西湖3-10月開放夜遊,此外想夜遊揚州的遊客還可以到瘦西湖新天地去逛逛,或者坐古運河水上游覽線。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城西北,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成為揚州雍容華貴象徵。
春有煙花三月賞花遊園會;夏有瘦西湖之夏荷花節;秋有金秋菊展;冬有迎春花展。
瘦西湖的北門、西門和南門都有長毛絨玩具市場。市場規模很大,其中以北門市場最為便宜,可以砍價。
交通20路到南大門,遊1、2到北大門。21路、22路到大明寺也可。
遊船:大虹橋至小金山或釣魚台至二十四橋,約20分鐘,畫舫,可坐20人,200-300元/船。
夜遊(3月中旬至10月中旬開通),大虹橋至二十四橋往返,約45分鐘,豪華畫舫:80元/人。
門票售票時間:6:30—17:15;
票價:淡季票價:60元/人、旺季票價:90元/人。
一、對現役軍人的三免費三優先
三免費:對現役解放軍、武警官兵、傷殘軍人,憑證免費入園,免費寄存小件行李。
三優先:購遊樂票、導遊接待、租船遊覽,軍人優先。
二、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離休榮譽證》本人免費入園。
三、持全國各類記者證免費入園。
四、70歲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證,半價優惠購票入園。
五、革命傷殘軍人憑本人傷殘證免費入園,殘疾人憑《殘疾證》享受半價優惠,在全國助殘活動日當天對所有殘疾人憑證免費入園。
六、持國家旅遊局頒發的本人有效經理資格證、導遊證的人員帶團時可免費入園(每團隊限2人免費)。
七、1.20米以下的兒童免費入園,1.20米-1.40米兒童購半票入園,1.41米以上的須購全票入園。
注:從1月14日起瘦西湖北大門(又稱五亭橋門)停止對遊客售票,遊客在此門一律只出不進。原從北大門進入的遊客可從萬花園門(與北大門僅相距300米)進入景區。
瘦西湖、個園、何園、古運河、大明寺和盆景園聯票180元。兩天內有效,各景點門口都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