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塘位於歙縣古城西郊,是歙縣古村落的一顆明珠。古井、古樹、古塔、古牌坊、古民居錯落有致,徽韻撲面。整座村莊九條古街巷通向村中一口大古塘,形成“九龍戲珠”造型。在它的一方公里範圍內,南有棠樾第一牌坊羣,北有稠墅第二牌坊羣。在這它週圍十平方公里內,牌坊總數佔全歙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龍興獨對坊,石牌坊名,位於歙縣槐塘村明初賢儒唐仲實故宅前。唐仲實名桂芳,以字行,曾任紫陽書院山長。1358年底,明太祖朱元璋至徽州,宣召賢儒,訪問民事,曾與唐仲實談論天下之道。明正德年間,朝廷為唐仲實建立此石坊。四柱三間五樓,鰲魚吻脊飾,挑檐下作仿木結構斗拱,樑仿、雀替均雕鏤華麗。明間二柱外礎石上立蹲獅一對。枋額鐫"龍興獨對"四字。龍鳳牌上刻碑文一篇,記明太祖朱元璋與唐仲實對話內容。
相傳村裏北宋時,有一個叫槐山的學子,進京趕考,考上了狀元,因此特意在村中的長方形水塘邊種下一棵槐樹。後來,村子裏就有了這樣一個傳統,家中要是有人科考得意或是當上了大官,便可以在塘邊栽上一棵槐樹,以示榮耀。由於歷史上槐塘人才輩出,塘邊槐樹成林,槐塘因此得名。民諺曰:“槐塘賣朝笏,不知來和歷”,説的是村子曾經的顯赫歷史。後因太平軍戰火,整個村子毀於一旦。改革開放以後,200多人出國營商,該村又成了歙縣“華僑第一村”。
槐塘至今仍有全徽州農村少有的宋代建築御書樓。它是宋理宗為表彰程元鳳而贈的“儒碩、昭光、清忠”六個大字,程元鳳特意建造的紀念性建築。
交通距鄭村口蕪屯公路4公里,距徽州城9公里。坐摩的過去5元。或者坐4路車到棠樾牌坊羣,再走過去。
門票18元(包含導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