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塘位於下關和古城之間,在大理市五里橋鄉觀音塘村,距離下關9千米,距離大理古城約5千米,在滇藏公路的西側,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剎之一。
觀音塘整個建築嚴謹有致,殿宇巍峨;院內樹木繁茂,花草鬥豔;閣內香煙繚繞,木魚聲聲。這裏不僅是香客雲集之所,也是文人墨客遊歷之地。
觀音塘建於明代,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繕觀音閣的同時,始建殿宇,建成了七開間、三面封閉、正面開門的大雄寶殿。隨後逐步形成了戲台、門樓、殿宇、亭閣集於一體的建築羣,同時融入了祭祀、歌舞表演、集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之後又逐年衰敗。歷經十多年,最後又於1988年重修。
關於觀音塘,這裏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化作一老婦,用草索揹着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看見了,覺得非常驚訝,心想:這裏的老婦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再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説。後人為了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繼而擴建為觀音塘。
交通可乘坐往來與下關和古城之間的中巴,在觀音塘路口下車,步行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