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境外租車 » 世界地圖 » 中國 » 常熟 » 興福寺旅遊地圖
加載數據中,請稍後
聲明:本站常熟興福寺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常熟興福寺旅遊地圖,是您到興福寺旅遊的好幫手。
常熟 興福寺介紹

    位於北郊虞山北麓。南齊時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樑大同三年(537年)改名興福寺,唐鹹通九年(868年)懿宗賜“破山興福寺”額。唐代詩人常建作《題破山寺後禪院》詩後,寺名聲更盛,歷代文人名流題詠甚多。寺屢經興廢,文革中盡毀。
    從1980年至1982年5月,翻建了藏經樓和觀音殿,修整了天王殿、禪堂、齋堂、廉飲堂和東西長廊。其中天王殿三間。另有東西寮房也都進行了重大翻修。1982年6月起,開始修復大雄寶殿、華嚴學院樓、四高僧殿、曲徑通幽廊,天王殿裝金,重塑大殿三世佛、十八羅漢,開挖西園放生池,建石舫,搬遷客ぃ滄傲酥刂謀ΧΑU廡┕こ討1983年12月完工,後列入全國重點寺院後,寺得到全面恢復,成為常熟最大、最著名的寺院及遊覽勝地。

    週邊景點:
   
破龍澗,興福寺山門前澗水名破龍澗。相傳唐貞觀年間,有白龍和烏龍激鬥於此,一龍戰敗逃遁,倉皇間龍尾劃山坡而成澗。澗中有天然褚石,傳即龍血所凝成。此澗深邃,逶迤直上虞山,平日溪流淙淙,雨後山水奔騰聲震山谷。此澗中段有天然巨石飛架澗上,石頭若羅漢,人稱羅漢橋。
    四高僧墓,在興福寺東百米處。四高僧為:唐代懷述、常達,五代後梁之彥  ,宋代晤恩。四僧以佛學深邃和操行高潔被尊為高僧。古木森森處有石塔四座,週有圍牆相護。墓門鐫聯:異代併成羅漢果,空山時落曼陀花。
     舜過泉,又名勝果泉,在四高僧墓之南。呈長方形,縱橫各一米左右,石壁刻有“舜過泉”三字。泉水出於此地,雖久旱而不涸,水清醇之極。相傳虞舜過此曾汲泉而飲,故名。昔日,王四酒家取此泉水釀製的桂花白酒甘醇芬芳,質佳味美,成為常熟特產。
    聯珠洞,在興福寺後二里許山腰。洞高一人多,寬三丈,深五丈,可容五六十人。洞頂有孔漏下山泉,四散如珍珠聯貫,故名聯珠洞。洞口有李根源題“聯珠洞”三字。清同治年間洞前建有聯珠庵,後毀。解放前共產黨曾在此召開過蘇南等縣的祕密聯席會議,故列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

    背景知識:據地方文獻記載,在佛教大盛的南北朝的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至樑大同年間,拓建寺基時挖到了一塊石頭,清除石上泥土後,發現此石紋路左看如“興”字,右看象“福”字,於是,這塊“興福石”便保留了下來,而寺名也因此而改成了“興福寺”。
    常建稱之為“破山寺”:據古籍載,相傳唐代貞觀年間,虞山出現一條白龍,白龍變化為白鬍子老翁,常到興福寺聽高僧講經。高僧問他從何處來,老翁答:我不是人,是龍。問:可以看看你的本相嗎?答:可以,但你別害怕。老翁現出原形,果是一條張牙舞爪的白龍。高僧見了感到恐懼,連忙口誦咒語,召來揭諦神,揭諦神化作一條黑龍與白龍相鬥,白龍不能勝,衝山而去,寺前山坡為之破裂,故稱“破山”。破山寺因此而得名。
    而寺前破裂的山坡則形成了一條山澗,稱為“破山澗”,因與龍有關,又稱為“降龍古澗”。唐代的武則天倡導佛教,但到會昌年間,武宗李炎卻厭惡佛教,詔廢天下寺廟,破山寺遭到了極大破壞。
    唐宣宗即位,佛教又得以復興。鹹通三年(公元862年),唐懿宗特賜破山寺一口大鐘。鹹通九年又賜“興福寺”匾額,於是又恢復了興福寺原名,延用至今。

交通

公交7、8、9、102、110、116、120路可達。

門票

15元。

常熟 興福寺週邊景點地圖

查看常熟的詳細天氣興福寺天氣預報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興福寺全年天氣概況
  • 日均最高氣温(℃)
  • 日均最低氣温(℃)
  • 平均降水總量(mm)
  • 平均降水天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