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很像蔣介石在浙江的老家,故他將生前的行宮和生後的陵園都選在此處。蔣經國死後,也奉厝於此,緊鄰慈湖。桃園縣以此為基礎,努力打造兩蔣文化園區,期待以此吸引陸客。
『慈湖陵寢』
慈湖原稱埤尾,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洞口,蔣介石善愛此地景緻似故鄉奉化,於1959年完成“慈湖行館”,併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
1975年奉厝後改為慈湖陵寢,陵寢依山面水,坐北朝南,為仿四合院閩浙形式的磚造紅瓦平房,左右圓洞門可至側院,後方山壁設有一處防空避難所。
慈湖除了謁靈,最重要的觀光點是儀隊的換班儀式,每逢週末假日的衞兵交接儀式,遊客們的相機總是閃個不停。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由大溪鎮公所設立於公元1997年,公元2000年2月29日舉行園區首座銅像(高雄縣捐贈)移置典禮迄今,已設置152座銅像。
全公園內最大的是由高雄市捐贈的銅像,經過桃園縣政府與大溪鎮公所修復後於2008年4月5日重新開放參觀,名為“傷痕與再生”,是全世界唯一為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之紀念園區。
銅像中有蔣介石的全身、半身、坐姿、騎馬等的塑像,據説戎裝騎馬銅像被視為雕塑的上乘之作,其比例勻稱,表情生動,是銅像中的極品。園中也有少數孫中山和蔣經國的銅像,來到此,可以感受過去強人政治的特殊時代,是台灣走過強人政治時代的紀念品。整個園區以步道方式串聯銅像的擺放位置,還有庭園造景及小橋流水,相當雅緻。
『慈湖遊客中心』
位於前往慈湖謁陵的停車場旁,紅磚平房外觀,內部展示許多蔣公生前事蹟圖片,墨寶真跡與復刻衣物十分引人注目。而館旁的展售中心,販賣多種兩蔣紀念品,尤其以最夯的Q版公仔及蔣夫人最愛吃的蜜梅糕等商品最受民眾歡迎。
『大溪陵寢』
蔣經國陵寢位於大溪鎮福安裏,大溪陵寢原為頭寮賓館,本是一座平淡的四合院,陵寢四週植有龍柏、梅樹、山茶,氣氛寧靜安詳,大溪陵寢與慈湖相距約1公里,原為存放總統府重要文件、檔案資料及蔣介石重要文件與家譜等;蔣經國逝世後,將頭寮賓館易命名為大溪陵寢。
大溪陵寢是一座仿四合院形式的鋼筋混擬土柱樑構造的平房,紅瓦黑牆的外觀,庭院圍繞於陵寢四週,整體格局與慈湖陵寢相似,大溪陵寢正廳擺放着蔣經國靈襯。
交通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一段1097號。
公交:由大溪搭往巴陵的台汽客運,在頭寮賓館下車可到大溪陵寢而在慈湖下車即可到達。
自駕: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大溪交流道,轉枱3號省道接台4號省道直行,至32.6K處埔尾依指標左轉,接台7號省道直行至慈湖停車場再步行前往即至。
門票開放時間:上午8:00至下午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