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祠是全臺最早,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臺灣,並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臺灣不遺餘力,深得民心,死後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成功為“開山王”。
清同治13年,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民間才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獻,上書皇帝建議建祠紀念之。朝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並在正門石匾題“明延平郡王祠”,這是清朝首度承認鄭成功的事蹟。
祠中收藏許多古文物,包括珍貴的沈葆禎手書。東西兩廡則陳列鄭氏部將牌位、儀仗等。後殿中央供奉鄭氏母親的牌位。庭中的兩棵古梅是鄭成功親手所植,已有300年曆史,每到寒冬吐露芬芳。祠堂右邊的臺南民俗文物館,展示有民間的藝術品、古代生物標本及古代匾碑,館藏豐富。祠前右側保留著兩座銅製古炮及七座鐵製古炮。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聖王廟,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建築分為照壁、供奉鄭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與寧靖王的後殿,以及東西廡。庭園修築精美,厚重的琉璃綠瓦,襯著低矮的紅色牆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園的池榭垂柳,整體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唯一福州式廟宇建築。
交通臺南市中區開山路125號
公交車:
臺南火車站搭臺南市公交車6路,至延平郡王祠下。
自駕車:
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下,臺1線,公園路,開山路即抵。
門票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全票新臺幣40元,半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