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始於南朝,盛於宋元,當地的哥窯,為南宋五大名窯之一。
龍泉窯為燒製年代最長、窯址分佈最廣、外銷範圍最大的歷史名窯。經文物普查,現已於龍泉境內發現歷代窯址350餘處。
位於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的大窯古窯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市的源口古窯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背景知識: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盛極於南宋晚期,主要燒製盤、碗、壺等日用品和仿玉、仿銅瓷器及塑像等。產品製作工整,普遍使用了刻花技術,釉層較薄,釉色青中泛黃。
龍泉窯發展至元代,開始普遍燒製大件器物,這是制瓷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後,由於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龍泉窯開始走向衰落。
交通龍泉到小梅鎮的中巴,在大窯路口下,車程1小時。從路口行至約2000米處到窯址。
門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