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北3.5公里的塔兒溝,背依北台,東西臨山,面南開闊。
寶華寺,原名雜華庵,為明代僧人正參法師所建,是一座華嚴道場。康熙五十年札薩克大喇嘛老藏丹貝重建寺宇,成為黃教道場。光緒二十九年掛匾改名“寶華寺”。1990年住持演林法師又新建天王殿、文殊殿、東西寮房和塔。1998年,他又建了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
現在的寶華寺,坐北面南,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有天王殿(山門)、文殊殿和大雄寶殿。
大天王殿和文殊殿間的院中,高高矗立着一座燃燈佛母塔。這就是乾隆年間格隆尊追仿照尼泊爾“掐榮卡笑塔”興建的塔。
該塔通高十米,是一金剛寶座式的白塔。在大塔的須彌座和覆缽間置有許多燃燈佛,故名燃燈佛母塔。相傳“掐榮卡笑塔”的塔座飛到西藏,塔身飛到西寧塔兒寺,塔剎飛到了五台山。這從另一個側面説明了五台山的藏傳佛教都是從尼泊爾、西藏、青海傳來的,所以,此塔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