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園寺位於九華街入口處。九華山唯一一座宮殿式廟宇。始建於明代,清末和民國期間重修和擴建,規模為九華“四大叢林”(百歲宮、化城寺、祗園寺、甘露寺)之首。建築面積5157平方米,是全國重點寺院。
祗園本來是印度佛教聖地,相傳釋迦牟尼在祗園宣揚佛教二十餘年,祗園寺就是取這個故事而得名。祗園寺通道刻滿金錢,以象徵釋迦聖蹟。
寺院主要由靈官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客堂、齋堂、庫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講堂等9座單體建築組成,除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屬宮殿式建築外,餘皆民居式建築。整個建築依山就勢,鱗次櫛比,佈局緊湊,層次分明。寺院還借松林、溪流佈置了天然優美環境,引人入勝。
遊覽指南:該寺院雖按山門-天王殿(即彌勒殿)-大殿-其它配殿的傳統格式來佈局。
步入寺門是靈官殿,過一小庭院,一方形重簷殿堂是天王殿,從殿後小院上石階十餘步,便到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殿內寶氣凝聚,煜然炫燦。
從大殿對面的迴廊前進,有法堂、齋堂、方丈寮、衣缽寮、大寮、小寮,樓下有禪堂、新
戒堂等殿堂。
祗園寺東側是藏經樓、上客堂,藏經樓內珍藏稀珍經書。其中《龍藏》,又名《清藏》,全稱《乾隆版大藏經》,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漢文大藏經。
小貼士:遊客應從左右兩邊的廟門進去,因為從中間的門檻跨進去,甚至站在或坐在門檻
上,都是對佛祖菩薩的不敬。
1、寺內有銅質大鍋一口,名“千僧鍋”,碩大無比。1933年開辦“五百羅漢期”的授戒法會,就用它煮飯,供應千人的齋飯,值得一看。
2、藏經樓內珍藏有清代唯一的官刻漢文大藏經。
3、祗園晨曦:九華著名勝景之一。祗園寺背依東崖摩空嶺,面對虎形山。晨曦初露,香菸飄渺,誦經聲、鐘鼓木魚聲不絕於耳。寺側為三級荷花池,池內鯉魚跳躍,荷花爭豔,一派生機。
祗園寺有祗園寺招待所可住宿。
交通由九華山大門沿山前道路一直走到九華街入口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