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崖禪寺於1995年重新修建,在百歲宮週邊,現佛教建築主要有大殿、圓通殿、寮房等。現任監院果慈法師,32歲,江西人,1991年出家為僧,師從慧心法師。
東崖禪寺大殿,坐北朝南,寺額為明暘法師所題。皖南民居寺,馬頭牆,琉璃瓦;高9米、長27.2米、寬10.6米,建築面積369平方米。內有大雄寶殿和地藏殿。
大殿南坡懸崖建有“飛虹橋”,長22.8米、寬2.5米、高10米。中有六角亭,與崖南平崗相連,堪稱“天塹變通途”。
東巖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龍女泉”,相傳僧地藏初結茅,繞行擇居,頗渴,有女告以泉處,地藏發石果得泉。此即“龍女獻泉”故事的由來。
東崖寺歷史:明正德年間週經和尚在東崖結茅,王守仁遊九華時曾與其交友,在巖頭閒坐,談經吟詩。明萬曆年間住持僧普通改“環奇亭”為“東巖精舍”。明末寺僧得青陽吳文梓(太常寺少卿兵部給事中)捐助,建大雄寶殿和天籟軒,作有《天籟軒銘》。乾隆年間住持僧隱庵。同治九華(1870)住持僧定慧擴建幽冥鍾亭,重建大雄寶殿、萬佛樓和地藏殿。民國初年住持僧心舟擴建走馬通樓式5層樓閣。入夜燈燭輝煌,遠觀如艨艟鉅艦航行在浩淼煙波之上。寺具規模,安單接眾,遂為十方叢林。1919年住持僧筱月。1925年住持僧心堅。1934年1月遭火災,東巖頂上的寺宇幾乎全部被毀。
東崖寺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祗園、東崖、百歲、甘露)”之一。因叢林毀於1933年的大火,僅存東崖鐘樓;東崖雲舫原為東崖上院所在;現在的東崖禪寺為後來興建。
依山而建的東崖禪寺,是賞景的絕佳去處。站在寺前的廣場上,可以最大範圍的欣賞到美景如畫的閔園竹海,清風徐來,竹濤陣陣。
交通可由祗園寺乘纜車至百歲宮下,按指示牌往東崖禪寺方向步行即可。
百歲宮纜車:纜車下起叢林寺廟祗園寺,上至供奉明代無瑕和尚千年古寺百歲宮。纜車線路全長452米,上下站高差223米,設兩輛車廂往復式運行,每車廂載客38+1人,運行最快速度5米/秒,每小時單向運量760人。
價格:旺季(從3月1日至11月30日)75元(上40/下35),貴賓快通道聯票90元(上55/下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