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同裡中學校園內,有一幢兩層教育樓,冠名“天放樓”,這是在1947年為紀念金鬆岑而建造的。天放樓座落於古鎮西北部的富觀橋近旁,原是同川學堂舊址。
據《同裡志》記載,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OZ年),同川學堂和同川自治學社成立,由金鬆岑主持校政;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O6年),同川學堂改名同川兩等小學,並創辦明華女學,為吳江現代新式小學教育的開始。
金鬆岑(公元1874——1947年),江陰南菁書院肄業。光緒二一十四年(公元1898年),薦舉經濟未就,在家鄉興辦教育。與陳去病一起在同裡創辦雪恥學會,以響應康梁維新。幾年後,兩人在同川學堂的基礎上開辦自治學社,傳授新文化。柳亞子曾在同川學堂讀過兩年書,與金鬆岑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
許多曾經受他教誨的學生已成長為各界傑出英才,如柳亞子、王佩淨、潘光旦、金國寶、嚴寶禮、費孝通、王紹鏊、蔣吟秋、範煙橋等,他的學識和氣節,在他的學生身上得到發揚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