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1至1842年间,香港动植物公园的地段是曾作为香港总督的官邸,后改建为“香港植物公园”。香港日治时期,公园被日军易名为“大正公园”,并兴建香港神社。公园内的坚尼地铜像也被运往日本熔掉。战后的1958年,原址改放英王乔治六世的铜像。而公园其后更扩建,更增铁了不少动物,所以在1975年易名为“香港动植物公园”。
公园的东部(旧公园)建有已故英国皇帝乔治六世的全身铜像、儿童游乐场、鸟舍、美洲虎笼、植物温室、喷泉平台花园。
公园的西部(新公园)则饲养哺乳类及爬行类动物以及“镇园之宝”:美洲豹(美洲虎)。
公园有1,000多种植物,大部份产自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了香港本地及外国的主要品种,如松柏、无花果、棕榈、桉树、玉兰、茶花、杜鹃及春羽等。秋季有枫树及落羽松增添秋色。公园南部设有“药用植物园”。
香港动植物公园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园,位于香港岛中环雅宾利道,并被罗便臣道、己连拿利、上亚厘毕道及花园道等道路环绕,占地5.6公顷。该公园的正门设在雅宾利道。
交通整个公园被花园道、罗便臣道、己连拿利及上亚厘毕道环绕。其中雅宾利道更把公园分为东西两个独立部份,依靠行人隧道连接两部分。
门票喷泉平台花园:每天上午6时至下午10时
植物温室: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30分
其它部分:每天上午6时至下午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