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3000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佈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説:“即使把我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傢俱,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
不幸的是,這一世界名園於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野蠻的劫掠焚燬,以後又經歷了無數次毀滅和劫掠,一代名園最終淪為一片廢墟。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圓明園猶如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
火燒圓明園: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
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這一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給中國文化帶來了一場巨大的浩劫。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羣、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現在的遺址猶如中國近代史的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
交通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到達圓明園綺春園宮門乘車線路有320、628、697、801、特6路、319、331、432、438、498、664、690、696、826路等;到達圓明園長春園東門乘車線路有664、特4路、982、365、432、656、681、717、743、814、963路等。
園內交通:電瓶車從綠油門值房至線法橋,單程5元;可免費租用輪椅,押金500元。
門票大門門票10元,月票15元。售票處設在綺春園宮門和長春園東門;西洋樓遺址景區(含大水法、展覽館、迷宮),門票15元;圓明園盛時全景模型展門票15元;圓明園展覽館免費參觀講解。
語音導遊機使用費,中文20元、外文40元,押金100元。
開放時間:5-8月7:00-19:00;4月、9月、10月7:00-18:30;1-3月、11-12月7: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