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香港政府於銅鑼灣進行填海工程,由現時的銅鑼灣道填至現時的高士威道。高士威道前的海灣,被修建成為了香港第一個避風塘。1950年,該避風塘被填平,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舊堤則變成了現時的維園道,避風塘則遷至維園道對面至今。
銅鑼灣避風塘由西面的奇力島至東面興發街對開海面止。由於西面的奇力島是香港遊艇會會址所在地,因此避風塘主要供遊艇停泊。奇力島亦是香港海底隧道的港島入口所在地。避風塘東面是港島東區走廊的起點。
1970年代起,在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不少提供飲食及娛樂的船艇,提供具特色的避風塘美食,例如避風塘炒蟹。
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一艘紅色的三角天后廟船,是香港唯一的浮在海上的天后廟漁船,時有廟祝守廟,信眾以漁民為主,遊人可於避風塘碼頭乘舢板往來。
銅鑼灣避風塘位於香港銅鑼灣,是維多利亞港其中一個主要的避風塘。